2014内蒙古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内蒙古大案1996)



2014内蒙古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红山文化
我国北方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1935年在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后遗址最初发现而得名,同类型文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和河北北部,距今约5000年。其中出土了很多精致的玉礼器,还发现了包括祭坛和女神庙在内的大型祭祀建筑遗址,似表明这里的社会分化相当早,中原文明的产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其影响。
2.三家分晋
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公元前453年,赵、韩、魏三家联合消灭了知氏,晋国的政权和大部分土地就控制在这三家手中。晋君只保有绛和曲沃两小块土地。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晋国名存实亡。公元前376年,韩、赵、魏灭晋侯,而三分其地。
3.《唐会要》
会要体史书专记当朝各种制度的兴衰,取材于有关律令,诏数、奏议等文献,史料价值很高。首创者为唐德宗时的苏冕、苏弁兄弟,撰《会要》40卷,唐未催弦又修《续会要》40卷。北宋王溥据此书总撰成《唐会要》100卷,使用至今。
4.侯景之乱
南朝梁武帝末年,东魏降将侯景发动叛乱。梁武帝长期优容士族的结果,使统治集团中贪残、侈靡、轻视武备之风日益严重,吏治极端黑暗,阶级矛盾空前尖锐,这就给侯景之乱的得逞以可乘之机。原为北魏怀朔镇(今内蒙古包头东北)戍卒的侯景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梁武帝不顾多数朝臣的反对,纳降侯景,封为河南王,都督河南南北诸军事。548年侯景发动叛乱,梁朝贵族乘机发展势力。侯景之乱,江南社会遭空前浩劫。东晋以来经营数百年而形成的三大经济文化中心,均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士族门阀在此次战乱中不仅充分暴露了腐朽无能,而且受到了极其沉重的打击,从而大大加速了南朝士族的衰亡过程。
5.胡适
中国现代著名学者。安徽绩溪人。1917年初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反对文言,提倡白话,主张文学革命。1919年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以改良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曾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中国驻美大使等职。主要著作有《胡适文存》等。在学术研究中提倡所谓“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方法,对学术界影响较大。
6.《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的关于土地改革的法规,1947年10月,由中国共产党颁布。1947年7月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9月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10月10日由中共中央正式公布施行。其主要内容是,规定彻底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规定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规定保护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规定设立人民法庭。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后,各解放区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又颁布了补充条例。通过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挖掉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基础,巩固了根据地;农民分到了土地,为了保护自己的革命果实,组织人民武装,建立人民政权,并积极参加入民解放军;农民的革命热情被激发出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7.淞沪会战
1937年8月初,中国军队抵抗日军侵略的大会战。9日,两名日本海军陆战队士兵冲入上海虹桥机场侦察,当场被中国军队击毙。8月12日,日本舰队云集上海。8月13日上午,日军越界强占八字桥,进攻闸北。14日,中方发表声明宣言自卫。日本先后4次增加兵力,共30万人,中国则调动了70万军队。张治中、陈诚先后担任前线总指挥。中国守军英勇抗战,其中谢晋元率领八百壮土守卫四行仓库与敌人激战4昼夜,堪称壮举。中国军队坚持了3个月,毙伤敌人约5万人,粉碎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它是我国局部抗战转向全面抗战的历史转折点,使日军被迫转移战略主攻方向,为沿海工业的内迁赢得了时间,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战热忱。
8.塔西佗
古罗马史学家。公元97年任执政官,112-113年任亚细亚行省总督。传世著作有:《阿古利可拉传》《日耳曼尼亚志》。约在109年完成《历史》和《编年史》。《历史》共10卷,现存前4卷及第5卷一部分。《编年史》共16卷,现存1-4卷、 12-15卷及部分残篇。
9.圈地运动
贵族用暴力大规模剥夺农民土地的一种方式。以英国为典型,自15世纪末叶开始,历300余年。15世纪末,由于英国毛织业迅速发展,引起羊毛价格上涨,致使养羊业成为十分有利可图的行业。于是大贵族侵占大量公有地和农民的耕地,将土地用壕沟和栅栏圈围起来,雇佣少量工人放牧羊群。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无以为生,沦为流浪者。这一现象被托马斯·莫尔比喻为“羊吃人”。16世纪中叶,英国宗教改革过程中,圈地运动又在教产还俗的土地上广泛发展起来。农民破产导致政府税收减少和兵源枯竭,亦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因此都铎王朝颁布了一系列“血腥立法”,残酷迫害流浪者。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国会通过一系列法令,使圈地运动合法化。圈地运动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土地关系变革,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0.第一国际
1864年在伦敦成立的国际无产阶级的政治组织,即国际工人协会。1864年9月28日成立于伦敦,10月正式定名为“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马克思起草的《成立宣言》与《临时章程》奠定了它的政治、组织基础。第一国际共召开5次代表大会和3次代表会议。支持和维护巴黎公社的革命,使国际的活动达到高峰。同时,在第一国际内部马克思主义者同蒲鲁东主义、工联主义、巴枯宁主义等错误理论展开了批判,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各国工人运动的结合。1876年7月,第一国际宣布解散。
11.《开罗宣言》
《开罗宣言》是二战中为确定对日作战计划由美、苏、中三国发表的宣言。1943年11月22日?26日, 中、美、英三国首脑蒋介石、罗斯福、丘吉尔在开罗举行会议,商讨联合对日作战计划。12月1日德黑兰会议 结束时,三国首脑发表了《开罗宣言》。宣言庄严宣告:对日作战的目的在于制止并惩罚日本侵略;将坚持长 期作战以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本攫取的中国的领土,如满洲(中国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使 朝鲜自由独立等。《开罗宣言》表示中国收复领土的神圣权力得到了国际上的公认,这是中国人民长期坚持 抗战的结果。《开罗宣言》是确定日本侵略罪行及战后处理日本问题的重要国际文件。
二、简答题
12.简述汉武帝时期对地方官的监察制度
西汉的监察制度。主要由刺史与司隶校尉构成。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于元封五年(前106年),分全国除京师直辖区以外的其他地区为十三个州部 (监察区),每个州部设刺史一人,称州刺史,简称刺史,以监察地方。刺史“以六条问事”,一条是监察“强宗豪右”,五条是监察郡守、尉和王国相。征和四年(前89年),又于京师所在地设司隶校尉,掌纠察京师百官(三公除外)和三辅(京兆、冯翊、扶风)、三河(河东、河内、河南)、弘农七郡。刺史秩六百石,司隶校尉秩比两千石,都以京官监察地方的高官,司隶校尉还纠察朝官,史称这一制度为汉武帝“以内制外,以小制大”之术。这套制度比秦朝的监察制度严密得多,进一步加强了皇帝对于庞大的官僚群的督导与控制。
13.简述戚继光抗击倭寇的斗争
嘉靖四十年(1561年),倭寇几千人袭击浙江台州、桃渚、圻头等地,戚继光率部队在人民群众的配合支持下,先后九战九捷,歼灭大量倭寇,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卢镗、牛天锡也在宁波、温州大败倭寇。浙东的倭寇被全部扫除。第二年,倭寇大举进犯福建,从温州来的倭寇与福宁、连江的倭寇一起攻陷寿宁、政和、宁德,自广东南澳来的倭寇与福清、长乐等地的倭寇攻陷玄钟所,并延及龙延、松溪、大田、古田、莆田。倭寇在距宁德5公里的横屿,凭险固守,官军与倭寇相持一年多。新来的倭寇又在牛田,兴化筑营固守,互为声援,使福建频频告急。戚继光又率军进入福建剿寇。戚继光攻下横屿,斩首2600。又乘胜攻下牛田,捣毁倭寇巢穴。倭寇逃向兴化,戚继光乘胜追击,连夜作战,连克60营,斩首无数。戚家军进入兴化城,受到了人民的热烈欢迎。戚继光回师福清,又歼灭登陆的倭寇200人。同时明朝将领刘灦也屡败倭寇,盘踞在福建境内的倭寇几乎被全部消灭。 戚继光返回浙江后,倭寇又大肆劫掠福建沿海。嘉靖四十一年底攻陷兴化府城,在城中烧杀奸淫掠夺,无恶不作,盘踞两个多月才弃空城退出,经岐头攻陷平海卫(今莆田县平海),以此为巢,四出骚扰。福建再次面临倭患的威胁。明朝调新任福建总兵俞大猷和先期援闽的广东总兵刘显与戚继光一道抗击闽倭。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四月,戚家军再次进入福建。在攻击平海卫倭寇的战斗中,戚家军为中军,担任正面进攻,俞大猷为右军,刘显为左军,从两翼配合攻击。二十一日,戚家军以胡守仁部为前导分兵三路,以火器打乱了倭贼前锋骑兵,乘势发动猛攻,俞、刘二部从两翼投入战斗。倭寇三面受敌,狼狈窜回老巢。三路明军乘胜追击,将敌人围困于巢中,并借风火攻,荡平了倭巢。此战只用了四五个小时,歼倭2000多人,解救被掳男女3000多人,明军收复兴化城。平海卫之战后,戚继光又率部消灭了原侵扰政和、寿宁的倭寇。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又相继大败倭寇于仙游城下、同安王仓坪和漳浦蔡不岭,斩获颇多。其后戚继光又在福宁大败倭寇,并与俞大猷一起最后扫清了福建境内的倭寇。余倭逃往广东。至此,福建倭患基本平定。
14.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一)内容。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与日本代表签订了《马关条约》。其主要内容是:(1)中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2)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3)赔偿军费二万万两白银。(4)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个通商口岸,日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5)允许日本臣民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只按进口货纳税,并准在内地设栈寄存。条约中还规定,为保证中国履行条款,日军暂时占领威海卫。
(二)影响。《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它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条约规定日本对中国巨额赔款的勒索,相当于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三倍。清政府除了加重搜括外,被迫大借外债, 使列强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条约允许日本在华直接投资设厂,适应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需要。条约的签订致使日本强占中国大片领土,不仅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而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掀起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1)对中国的影响:甲午战争及其签订《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之举,它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条约的签订致使日本强占中国大片领土,不仅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 完整,而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掀起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同时也给中国人民敲起了警钟,促进了民族的觉醒,成为中华民族觉醒的真正发端。梁启超说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2)对日本的影响:甲午战争对日本的影响也是巨大而深远的。它在日本近代史上可以说是从一个半殖民地国家向殖民强国过渡的转折点。甲午战争,日本打败了中国,一跃而成为亚洲的强国。从此列强对它另眼看待,英国同意与它签订同盟条约,视为平等伙伴,国际地位得到提高,开始跻入帝国主义的行列。日本从甲午战争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日本统治者正是利用了这笔巨额赔偿,在不变更封建主义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为它军事的、封建的帝国主义打下基础。
(3)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甲午战争对远东国际政治的格局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甲午战争彻底地改变了中日之间的平等关系,使日本进入了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华行列。甲午战争打破了远东地区原有的政治格局,导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及至南太平洋地区长期的激烈的争夺。
15.简述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的“废两改元”及“法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1)废两改元。国民政府建立之初,国内币制极为复杂紊乱,多种不同的银两、银元、铜币和形形色色的纸币并行流通,严重阻碍了商品交换和贸易的发展。1932年7月,国民政府财政部设立“废两改元委员会”,研究废两改元问题。次年3月,国民政府发布废两改元的训令,规定“自4月6日起,所有款项之收付一律改用银币,不得再用银两”。废两改元的实施,废除了银两这一落后的货币政策,确立了银本位制,并进而统一了全国的货币。自此,银元成为具有强制流通能力的本位币,不但有利于国内工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也为后来实施的法币政策扫清了道路,奠定了基础。
(2)法币政策。1929—1934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大危机。为了转嫁危机对本国的影响,各帝国主义国家展开了激烈的货币战,并纷纷放弃了金本位制,实行了货币贬值政策。1934年,美国实施白银法案,提高白银价格,并在国内外大量收购白银,引起了银价大幅度上涨,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导致国内银根紧缩,银行挤兑,物价猛跌,货物滞销,严重地影响了工商金融业,经济危机日益加剧。为了防止白银外流,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宣布实行法币政策,规定以中央、中国、交通三家银行 (后来又加入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的货币为法币,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行使现金。同时规定实行白银国有,以及外汇通过英镑来 计算(法币1元合英镑1先令2便士半)。法币本身无法定的含金量,也不能兑换银币,但它以外汇为本位,信用由外汇的价格决定,是一种汇兑本位制。
法币政策的实施,统一了全国的货币,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促进国内统一 市场的形成;由于实行白银国有,稳定法币汇价,安定金融行市,有利于国内外贸易的发展和金融业的改造。另一方面,法币虽然以外汇及金银为发行标准金,但本质上,它是一种虚本位制,一旦国家财政管理脱离了科学轨道,或者与国家外汇储备及社会有效供给严重背离之时,这种虚本位制就会为推行恶性通货膨胀政策提供方便。
16.简述古希腊海外殖民运动的后果及影响
在城邦普遍建立的同时,希腊人还进行了大规模的海外殖民。这一时期的殖民与荷马时代的部落迁移 有所不同,它具有更广阔的社会背景,所以史称“大殖民运动”。希腊的海外殖民不仅和古代一般的民族迁移不同,更与近现代的资本主义殖民侵略有别。从过程看,海外殖民通常是由某一城邦发起,它就是母邦;母邦把部分公民迁移到海外某地另立家园,它就是子邦——殖民城邦。因此,这种殖民活动是城邦为解决自身发展问题而采取的措施。
(一)希腊海外殖民运动产生的原因。
(1)希腊人殖民的基本动因是过剩人口对生产力的压力,迫使在本邦走投无路的人们到外乡寻求生存空间。造成人口过剩的因素主要表现为人口的自然增殖和人为的土地兼并。荷马时代相对平静的居民生活使人口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原本山多地瘠的希腊半岛的耕地更显得不足。新兴的城邦只好把多余人口送到海外谋生。
(2)商业者为觅得廉价原料产地和产品倾销市场,希望到海外建立贸易据点,扩大经济贸易圈。
(3)在城邦内部政治斗争中失败的上层分子企图到海外重新建立自己的政权。
(4)天灾则是促成殖民的自然因素
在上述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公元前8世纪至前6世纪,希腊各城邦掀起了向海外殖民的热潮。初始时只是民间分散和无计划的殖民,后来发展成为由政府组织的殖民运动。
(二)从过程上看,海外殖民通常是由某一城邦发起,它就称为母邦;母邦把部分公民迁移到海外某地另立家园,它就是子邦——殖民城邦。因此,这种殖民活动是城邦为解决自身发展问题而采取的措施,也可以说是古风时代希腊国家形成和扩散的一种表现形式。参加殖民的是母邦公民团体的一分子,殖民后便是新邦公民团体的成员,而殖民城邦和母邦在政治经济关系上都是平等的。所有子邦都是希腊世界的新成员,它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和希腊本土诸邦相类似,殖民城邦最集中的海外地区——意大利南部甚至有“大希腊”之称。
(三)希腊海外殖民运动产生的影响。
从公元前8世纪中叶到前6世纪的200多年间,希腊殖民者在地中海、黑海地区建立起数以百计的殖民城邦,其范围之广泛与影响之深远在古代是没有先例的。大殖民运动对殖民地土著居民和希腊各邦产生不同的影响。
对希腊人来说,殖民等同于一次地理大发现,极大地拓展了希腊世界的范围,开拓了希腊人的眼界。从此,希腊本土与地中海、黑海地区成为一个有密切经济文化联系的整体,既有利于对东方文明成就的吸收,也推动了落后地区的文明进程;殖民运动促进了希腊工商业和海上贸易的发展,壮大了工商业奴隶主的政治和经济实力,也加强了贫民阵营的力量,有助于平民反贵族的斗争和民主政治的建立;海外殖民还增加了奴隶的外部来源,给破产农民找到了出路,缓解了希腊城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内部矛盾,为希腊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殖民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巩固了希腊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使其始终未像东方同家一样统一的专制帝国。
对殖民地土著居民来说,希腊殖民运动是一场深重的灾难。希腊殖民伴随着侵略和暴力,殖民者的成功是建立在当地土著居民痛苦基础之上的。
17.简述远东慕尼黑阴谋
日本侵华时期英美等国在东方策划对日绥靖、牺牲中国的阴谋。因袭用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慕尼黑会议方式,史称远东慕尼黑。从1938年10月开始,中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英、法、美由于欧洲局势的牵制,无力东顾,遂策划召开太平洋国际会议,欲使国民党政府同日本“议和”。1939年7月24日,英国与日本签订《有田一克莱奇协定》,承认日本侵华为“合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由于法西斯德国在欧洲发动进攻,英国急于对日妥协。1940年8月8日,英外交部拟定《对日总协议》的备忘录,力图达成全面对日妥协。
三、论述题
18.分析北宋中叶形成“积贫积弱”局面的原因
(一)表现。“积贫”系指北宋财政入不敷出。尽管当时的收入超过了盛唐,但“所入虽多,国用日匮”,常年出现赤字。“积弱”系指北宋在对外战争中连连败北,以致被迫先后与辽、西夏签订了屈辱的条约以换取苟安。
(二)成因。
(1)“守内虚外”的指导思想是导致“积贫积弱”的基因。(2)后世君主不思改革是形成“积贫积弱”的重要因素。宋太祖在各项制度中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种子,宋代后世君主的墨守成规、不思改革也是形成“积贫积弱”局面的重要因素,使其由可能而变为现实。(3)军政腐败及其他因素加速了“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三)学界不同观点。有学者认为将钱穆提出的宋代“积贫积弱”说看作是宋王朝的基本特点,并不符合事实。其主要观点是:(1)宋代地盘比唐代小,而经济却比唐代 发达,财政收入也比唐代高。四大发明中三大发明主要在宋代,宋代和以往任何一个朝代相比都不贫,甚至还富一些。(2)如从军事实力论强弱,宋比辽、金稍弱,进攻之力不足,防守则有余,但与西夏相比,实力还略强一些。蒙古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唯有宋能与之抵抗数十年,从世界角度说,也可算是数得上的强国了。(3) 如果从综合国力考虑,宋不仅不能说弱,还应该说是相当强的。和东晋相比,地盘差不多大,经济则要发达得多,东晋却并没有被认为“积贫积弱”。因而认为宋王朝“积贫积弱”,显然有失公允。
19.《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7版,第402页)中对“改革”一词是这样解释的:“把事物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能适应客观情况的”。从这一意义上讲,晚清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清末立宪)都是清政府实施的改革。试以“改革”为主题对晚清政府的统治措施进行评价(可就某一点深入展开,也可综合性地论述)
以清末新政为例:
清朝末年,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遭到中国人民沉重打击。外国侵略者为了达到占领中国的目的,开始向清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它迅速改变当前的无能状态。当时的清政府和军队已经无法应付当时的政治局势,财政上也出现了严重的亏空,这使清朝统治着感到自己的统治地位已经开始动摇。因此,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成为统治者们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1901年,慈禧太后正式宣布实行。
主要内容:
(1)改革官制。1901年,应帝国主义列强的要求,撤销总理衙门,改设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自隋唐以来传统的六部建置至此瓦解。
(2)改革经济。提倡奖励实业,振兴商务,鼓励私人兴办企业,促进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改革教育。主要包括“停科举”、“设学堂”和“奖游学”三项内容。
(4)改革军制,编练新军。清廷的军事改革,有利于中国军事的近代化进程,但新军并没有起到维护清朝统治的作用,许多新军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鼓动下,投身反清革命,成为清王朝的掘墓人。
(5)改革法律。光绪二十八年起,清廷参照西方各国法律,修改《大清律例》。
评价
新政既没有起到加强清朝统治的效果,也远不足以使社会各阶级、阶层感到国家已有新的气象和起色。如果说当年光绪依靠康有为等掀起的戊戌维新运动在社会上层中曾经引起强烈的反响,那么以《辛丑条约》的巨大屈辱和沉重赔款负担为背景,相同内容的重演已经没有什么激动人心的效果了。赔款、练兵、新政所需的巨额“筹款”,足以抵消任何新政带来的些许希望。慈禧屈服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压力、依靠其支持以维持自己的统治,更是掩盖不了的事实。
20.试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的法西斯化合远东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使持续萧条的日本经济遭受新的打击,危机对农村的打击尤为严重,日本国内生产萎缩,国外竞争激烈,为了摆脱危机,日本统治者加强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扩大军事支出和军事订货,以促进垄断资产阶级的利润。于是,通货膨胀与军需相结合,形成了“军需通货膨胀”,财阀与军阀进一步结合,称作“军财抱合”,即军部与资本家的阶级联盟。军需通货膨胀政策是日本法西斯构筑“总体战”体制的组成部分,日本民间企业被加速纳入军事轨道。
1919年8月北一辉出台《日本改造法案大纲》,狂热鼓吹天皇制,反对一切民主主义,叫嚣侵略有理,要求对劳动人民实行军事统治。为了实现这些纲领,要求动用“天皇大权”来改造日本国家,三年间停止实行宪法,由天皇直接依靠军队和退伍军人进行统治。
北一辉的理论是明治以来日本右翼军国主义思想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它立即与民间右翼势力结合,并迅速得到军部的支持。各种公开的和秘密的法西斯团体相继成立,形成强大的法西斯势力,其中力量最强、影响最大的是军部法西斯势力。
进入20世纪30年代,在国内外矛盾激化的形势下,日本法西斯势力猖獗发展,法西斯分子适应群众心理,在军部支持下阴谋策动政变,制造恐怖暴乱,以达到建立法西斯专政的目的。结果组成了海军大将斋藤实为首相的“举国一致”内阁,政党内阁时期宣告结束1932年文部省令京都大学教授陇川辞职,其所著《刑法讲义》被内务省禁止发行。1935年8月日本政府明确日本国体为天皇制。上述两起事件标志着思想领域的法西斯化。
在法西斯化的过程中,陆军中的法西斯分子分成两派。一派主张继续搞政变, 由天皇依靠军队直接进行统治,称作“皇道派”。另一派主张利用军部的现有地位, 联络官僚、财阀,掌握内阁实权,建立“高度国防国家”以加速对外侵略,为此必须“统制”军队的行动,称作“统制派”。随着两派矛盾的不断激化,1936年发生了二二六政变,以统制派为核心的军部法西斯势力确立了统治地位。
?
2014内蒙古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红山文化
我国北方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1935年在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后遗址最初发现而得名,同类型文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和河北北部,距今约5000年。其中出土了很多精致的玉礼器,还发现了包括祭坛和女神庙在内的大型祭祀建筑遗址,似表明这里的社会分化相当早,中原文明的产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其影响。
2.三家分晋
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公元前453年,赵、韩、魏三家联合消灭了知氏,晋国的政权和大部分土地就控制在这三家手中。晋君只保有绛和曲沃两小块土地。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晋国名存实亡。公元前376年,韩、赵、魏灭晋侯,而三分其地。
3.《唐会要》
会要体史书专记当朝各种制度的兴衰,取材于有关律令,诏数、奏议等文献,史料价值很高。首创者为唐德宗时的苏冕、苏弁兄弟,撰《会要》40卷,唐未催弦又修《续会要》40卷。北宋王溥据此书总撰成《唐会要》100卷,使用至今。
4.侯景之乱
南朝梁武帝末年,东魏降将侯景发动叛乱。梁武帝长期优容士族的结果,使统治集团中贪残、侈靡、轻视武备之风日益严重,吏治极端黑暗,阶级矛盾空前尖锐,这就给侯景之乱的得逞以可乘之机。原为北魏怀朔镇(今内蒙古包头东北)戍卒的侯景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梁武帝不顾多数朝臣的反对,纳降侯景,封为河南王,都督河南南北诸军事。548年侯景发动叛乱,梁朝贵族乘机发展势力。侯景之乱,江南社会遭空前浩劫。东晋以来经营数百年而形成的三大经济文化中心,均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士族门阀在此次战乱中不仅充分暴露了腐朽无能,而且受到了极其沉重的打击,从而大大加速了南朝士族的衰亡过程。
5.胡适
中国现代著名学者。安徽绩溪人。1917年初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反对文言,提倡白话,主张文学革命。1919年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以改良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曾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中国驻美大使等职。主要著作有《胡适文存》等。在学术研究中提倡所谓“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方法,对学术界影响较大。
6.《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的关于土地改革的法规,1947年10月,由中国共产党颁布。1947年7月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9月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10月10日由中共中央正式公布施行。其主要内容是,规定彻底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规定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规定保护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规定设立人民法庭。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后,各解放区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又颁布了补充条例。通过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挖掉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基础,巩固了根据地;农民分到了土地,为了保护自己的革命果实,组织人民武装,建立人民政权,并积极参加入民解放军;农民的革命热情被激发出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7.淞沪会战
1937年8月初,中国军队抵抗日军侵略的大会战。9日,两名日本海军陆战队士兵冲入上海虹桥机场侦察,当场被中国军队击毙。8月12日,日本舰队云集上海。8月13日上午,日军越界强占八字桥,进攻闸北。14日,中方发表声明宣言自卫。日本先后4次增加兵力,共30万人,中国则调动了70万军队。张治中、陈诚先后担任前线总指挥。中国守军英勇抗战,其中谢晋元率领八百壮土守卫四行仓库与敌人激战4昼夜,堪称壮举。中国军队坚持了3个月,毙伤敌人约5万人,粉碎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它是我国局部抗战转向全面抗战的历史转折点,使日军被迫转移战略主攻方向,为沿海工业的内迁赢得了时间,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战热忱。
8.塔西佗
古罗马史学家。公元97年任执政官,112-113年任亚细亚行省总督。传世著作有:《阿古利可拉传》《日耳曼尼亚志》。约在109年完成《历史》和《编年史》。《历史》共10卷,现存前4卷及第5卷一部分。《编年史》共16卷,现存1-4卷、 12-15卷及部分残篇。
9.圈地运动
贵族用暴力大规模剥夺农民土地的一种方式。以英国为典型,自15世纪末叶开始,历300余年。15世纪末,由于英国毛织业迅速发展,引起羊毛价格上涨,致使养羊业成为十分有利可图的行业。于是大贵族侵占大量公有地和农民的耕地,将土地用壕沟和栅栏圈围起来,雇佣少量工人放牧羊群。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无以为生,沦为流浪者。这一现象被托马斯·莫尔比喻为“羊吃人”。16世纪中叶,英国宗教改革过程中,圈地运动又在教产还俗的土地上广泛发展起来。农民破产导致政府税收减少和兵源枯竭,亦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因此都铎王朝颁布了一系列“血腥立法”,残酷迫害流浪者。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国会通过一系列法令,使圈地运动合法化。圈地运动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土地关系变革,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0.第一国际
1864年在伦敦成立的国际无产阶级的政治组织,即国际工人协会。1864年9月28日成立于伦敦,10月正式定名为“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马克思起草的《成立宣言》与《临时章程》奠定了它的政治、组织基础。第一国际共召开5次代表大会和3次代表会议。支持和维护巴黎公社的革命,使国际的活动达到高峰。同时,在第一国际内部马克思主义者同蒲鲁东主义、工联主义、巴枯宁主义等错误理论展开了批判,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各国工人运动的结合。1876年7月,第一国际宣布解散。
11.《开罗宣言》
《开罗宣言》是二战中为确定对日作战计划由美、苏、中三国发表的宣言。1943年11月22日?26日, 中、美、英三国首脑蒋介石、罗斯福、丘吉尔在开罗举行会议,商讨联合对日作战计划。12月1日德黑兰会议 结束时,三国首脑发表了《开罗宣言》。宣言庄严宣告:对日作战的目的在于制止并惩罚日本侵略;将坚持长 期作战以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本攫取的中国的领土,如满洲(中国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使 朝鲜自由独立等。《开罗宣言》表示中国收复领土的神圣权力得到了国际上的公认,这是中国人民长期坚持 抗战的结果。《开罗宣言》是确定日本侵略罪行及战后处理日本问题的重要国际文件。
二、简答题
12.简述汉武帝时期对地方官的监察制度
西汉的监察制度。主要由刺史与司隶校尉构成。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于元封五年(前106年),分全国除京师直辖区以外的其他地区为十三个州部 (监察区),每个州部设刺史一人,称州刺史,简称刺史,以监察地方。刺史“以六条问事”,一条是监察“强宗豪右”,五条是监察郡守、尉和王国相。征和四年(前89年),又于京师所在地设司隶校尉,掌纠察京师百官(三公除外)和三辅(京兆、冯翊、扶风)、三河(河东、河内、河南)、弘农七郡。刺史秩六百石,司隶校尉秩比两千石,都以京官监察地方的高官,司隶校尉还纠察朝官,史称这一制度为汉武帝“以内制外,以小制大”之术。这套制度比秦朝的监察制度严密得多,进一步加强了皇帝对于庞大的官僚群的督导与控制。
13.简述戚继光抗击倭寇的斗争
嘉靖四十年(1561年),倭寇几千人袭击浙江台州、桃渚、圻头等地,戚继光率部队在人民群众的配合支持下,先后九战九捷,歼灭大量倭寇,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卢镗、牛天锡也在宁波、温州大败倭寇。浙东的倭寇被全部扫除。第二年,倭寇大举进犯福建,从温州来的倭寇与福宁、连江的倭寇一起攻陷寿宁、政和、宁德,自广东南澳来的倭寇与福清、长乐等地的倭寇攻陷玄钟所,并延及龙延、松溪、大田、古田、莆田。倭寇在距宁德5公里的横屿,凭险固守,官军与倭寇相持一年多。新来的倭寇又在牛田,兴化筑营固守,互为声援,使福建频频告急。戚继光又率军进入福建剿寇。戚继光攻下横屿,斩首2600。又乘胜攻下牛田,捣毁倭寇巢穴。倭寇逃向兴化,戚继光乘胜追击,连夜作战,连克60营,斩首无数。戚家军进入兴化城,受到了人民的热烈欢迎。戚继光回师福清,又歼灭登陆的倭寇200人。同时明朝将领刘灦也屡败倭寇,盘踞在福建境内的倭寇几乎被全部消灭。 戚继光返回浙江后,倭寇又大肆劫掠福建沿海。嘉靖四十一年底攻陷兴化府城,在城中烧杀奸淫掠夺,无恶不作,盘踞两个多月才弃空城退出,经岐头攻陷平海卫(今莆田县平海),以此为巢,四出骚扰。福建再次面临倭患的威胁。明朝调新任福建总兵俞大猷和先期援闽的广东总兵刘显与戚继光一道抗击闽倭。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四月,戚家军再次进入福建。在攻击平海卫倭寇的战斗中,戚家军为中军,担任正面进攻,俞大猷为右军,刘显为左军,从两翼配合攻击。二十一日,戚家军以胡守仁部为前导分兵三路,以火器打乱了倭贼前锋骑兵,乘势发动猛攻,俞、刘二部从两翼投入战斗。倭寇三面受敌,狼狈窜回老巢。三路明军乘胜追击,将敌人围困于巢中,并借风火攻,荡平了倭巢。此战只用了四五个小时,歼倭2000多人,解救被掳男女3000多人,明军收复兴化城。平海卫之战后,戚继光又率部消灭了原侵扰政和、寿宁的倭寇。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又相继大败倭寇于仙游城下、同安王仓坪和漳浦蔡不岭,斩获颇多。其后戚继光又在福宁大败倭寇,并与俞大猷一起最后扫清了福建境内的倭寇。余倭逃往广东。至此,福建倭患基本平定。
14.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一)内容。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与日本代表签订了《马关条约》。其主要内容是:(1)中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2)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3)赔偿军费二万万两白银。(4)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个通商口岸,日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5)允许日本臣民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只按进口货纳税,并准在内地设栈寄存。条约中还规定,为保证中国履行条款,日军暂时占领威海卫。
(二)影响。《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它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条约规定日本对中国巨额赔款的勒索,相当于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三倍。清政府除了加重搜括外,被迫大借外债, 使列强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条约允许日本在华直接投资设厂,适应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需要。条约的签订致使日本强占中国大片领土,不仅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而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掀起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1)对中国的影响:甲午战争及其签订《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之举,它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条约的签订致使日本强占中国大片领土,不仅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 完整,而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掀起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同时也给中国人民敲起了警钟,促进了民族的觉醒,成为中华民族觉醒的真正发端。梁启超说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2)对日本的影响:甲午战争对日本的影响也是巨大而深远的。它在日本近代史上可以说是从一个半殖民地国家向殖民强国过渡的转折点。甲午战争,日本打败了中国,一跃而成为亚洲的强国。从此列强对它另眼看待,英国同意与它签订同盟条约,视为平等伙伴,国际地位得到提高,开始跻入帝国主义的行列。日本从甲午战争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日本统治者正是利用了这笔巨额赔偿,在不变更封建主义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为它军事的、封建的帝国主义打下基础。
(3)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甲午战争对远东国际政治的格局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甲午战争彻底地改变了中日之间的平等关系,使日本进入了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华行列。甲午战争打破了远东地区原有的政治格局,导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及至南太平洋地区长期的激烈的争夺。
15.简述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的“废两改元”及“法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1)废两改元。国民政府建立之初,国内币制极为复杂紊乱,多种不同的银两、银元、铜币和形形色色的纸币并行流通,严重阻碍了商品交换和贸易的发展。1932年7月,国民政府财政部设立“废两改元委员会”,研究废两改元问题。次年3月,国民政府发布废两改元的训令,规定“自4月6日起,所有款项之收付一律改用银币,不得再用银两”。废两改元的实施,废除了银两这一落后的货币政策,确立了银本位制,并进而统一了全国的货币。自此,银元成为具有强制流通能力的本位币,不但有利于国内工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也为后来实施的法币政策扫清了道路,奠定了基础。
(2)法币政策。1929—1934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大危机。为了转嫁危机对本国的影响,各帝国主义国家展开了激烈的货币战,并纷纷放弃了金本位制,实行了货币贬值政策。1934年,美国实施白银法案,提高白银价格,并在国内外大量收购白银,引起了银价大幅度上涨,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导致国内银根紧缩,银行挤兑,物价猛跌,货物滞销,严重地影响了工商金融业,经济危机日益加剧。为了防止白银外流,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宣布实行法币政策,规定以中央、中国、交通三家银行 (后来又加入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的货币为法币,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行使现金。同时规定实行白银国有,以及外汇通过英镑来 计算(法币1元合英镑1先令2便士半)。法币本身无法定的含金量,也不能兑换银币,但它以外汇为本位,信用由外汇的价格决定,是一种汇兑本位制。
法币政策的实施,统一了全国的货币,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促进国内统一 市场的形成;由于实行白银国有,稳定法币汇价,安定金融行市,有利于国内外贸易的发展和金融业的改造。另一方面,法币虽然以外汇及金银为发行标准金,但本质上,它是一种虚本位制,一旦国家财政管理脱离了科学轨道,或者与国家外汇储备及社会有效供给严重背离之时,这种虚本位制就会为推行恶性通货膨胀政策提供方便。
16.简述古希腊海外殖民运动的后果及影响
在城邦普遍建立的同时,希腊人还进行了大规模的海外殖民。这一时期的殖民与荷马时代的部落迁移 有所不同,它具有更广阔的社会背景,所以史称“大殖民运动”。希腊的海外殖民不仅和古代一般的民族迁移不同,更与近现代的资本主义殖民侵略有别。从过程看,海外殖民通常是由某一城邦发起,它就是母邦;母邦把部分公民迁移到海外某地另立家园,它就是子邦——殖民城邦。因此,这种殖民活动是城邦为解决自身发展问题而采取的措施。
(一)希腊海外殖民运动产生的原因。
(1)希腊人殖民的基本动因是过剩人口对生产力的压力,迫使在本邦走投无路的人们到外乡寻求生存空间。造成人口过剩的因素主要表现为人口的自然增殖和人为的土地兼并。荷马时代相对平静的居民生活使人口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原本山多地瘠的希腊半岛的耕地更显得不足。新兴的城邦只好把多余人口送到海外谋生。
(2)商业者为觅得廉价原料产地和产品倾销市场,希望到海外建立贸易据点,扩大经济贸易圈。
(3)在城邦内部政治斗争中失败的上层分子企图到海外重新建立自己的政权。
(4)天灾则是促成殖民的自然因素
在上述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公元前8世纪至前6世纪,希腊各城邦掀起了向海外殖民的热潮。初始时只是民间分散和无计划的殖民,后来发展成为由政府组织的殖民运动。
(二)从过程上看,海外殖民通常是由某一城邦发起,它就称为母邦;母邦把部分公民迁移到海外某地另立家园,它就是子邦——殖民城邦。因此,这种殖民活动是城邦为解决自身发展问题而采取的措施,也可以说是古风时代希腊国家形成和扩散的一种表现形式。参加殖民的是母邦公民团体的一分子,殖民后便是新邦公民团体的成员,而殖民城邦和母邦在政治经济关系上都是平等的。所有子邦都是希腊世界的新成员,它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和希腊本土诸邦相类似,殖民城邦最集中的海外地区——意大利南部甚至有“大希腊”之称。
(三)希腊海外殖民运动产生的影响。
从公元前8世纪中叶到前6世纪的200多年间,希腊殖民者在地中海、黑海地区建立起数以百计的殖民城邦,其范围之广泛与影响之深远在古代是没有先例的。大殖民运动对殖民地土著居民和希腊各邦产生不同的影响。
对希腊人来说,殖民等同于一次地理大发现,极大地拓展了希腊世界的范围,开拓了希腊人的眼界。从此,希腊本土与地中海、黑海地区成为一个有密切经济文化联系的整体,既有利于对东方文明成就的吸收,也推动了落后地区的文明进程;殖民运动促进了希腊工商业和海上贸易的发展,壮大了工商业奴隶主的政治和经济实力,也加强了贫民阵营的力量,有助于平民反贵族的斗争和民主政治的建立;海外殖民还增加了奴隶的外部来源,给破产农民找到了出路,缓解了希腊城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内部矛盾,为希腊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殖民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巩固了希腊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使其始终未像东方同家一样统一的专制帝国。
对殖民地土著居民来说,希腊殖民运动是一场深重的灾难。希腊殖民伴随着侵略和暴力,殖民者的成功是建立在当地土著居民痛苦基础之上的。
17.简述远东慕尼黑阴谋
日本侵华时期英美等国在东方策划对日绥靖、牺牲中国的阴谋。因袭用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慕尼黑会议方式,史称远东慕尼黑。从1938年10月开始,中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英、法、美由于欧洲局势的牵制,无力东顾,遂策划召开太平洋国际会议,欲使国民党政府同日本“议和”。1939年7月24日,英国与日本签订《有田一克莱奇协定》,承认日本侵华为“合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由于法西斯德国在欧洲发动进攻,英国急于对日妥协。1940年8月8日,英外交部拟定《对日总协议》的备忘录,力图达成全面对日妥协。
三、论述题
18.分析北宋中叶形成“积贫积弱”局面的原因
(一)表现。“积贫”系指北宋财政入不敷出。尽管当时的收入超过了盛唐,但“所入虽多,国用日匮”,常年出现赤字。“积弱”系指北宋在对外战争中连连败北,以致被迫先后与辽、西夏签订了屈辱的条约以换取苟安。
(二)成因。
(1)“守内虚外”的指导思想是导致“积贫积弱”的基因。(2)后世君主不思改革是形成“积贫积弱”的重要因素。宋太祖在各项制度中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种子,宋代后世君主的墨守成规、不思改革也是形成“积贫积弱”局面的重要因素,使其由可能而变为现实。(3)军政腐败及其他因素加速了“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三)学界不同观点。有学者认为将钱穆提出的宋代“积贫积弱”说看作是宋王朝的基本特点,并不符合事实。其主要观点是:(1)宋代地盘比唐代小,而经济却比唐代 发达,财政收入也比唐代高。四大发明中三大发明主要在宋代,宋代和以往任何一个朝代相比都不贫,甚至还富一些。(2)如从军事实力论强弱,宋比辽、金稍弱,进攻之力不足,防守则有余,但与西夏相比,实力还略强一些。蒙古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唯有宋能与之抵抗数十年,从世界角度说,也可算是数得上的强国了。(3) 如果从综合国力考虑,宋不仅不能说弱,还应该说是相当强的。和东晋相比,地盘差不多大,经济则要发达得多,东晋却并没有被认为“积贫积弱”。因而认为宋王朝“积贫积弱”,显然有失公允。
19.《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7版,第402页)中对“改革”一词是这样解释的:“把事物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能适应客观情况的”。从这一意义上讲,晚清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清末立宪)都是清政府实施的改革。试以“改革”为主题对晚清政府的统治措施进行评价(可就某一点深入展开,也可综合性地论述)
以清末新政为例:
清朝末年,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遭到中国人民沉重打击。外国侵略者为了达到占领中国的目的,开始向清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它迅速改变当前的无能状态。当时的清政府和军队已经无法应付当时的政治局势,财政上也出现了严重的亏空,这使清朝统治着感到自己的统治地位已经开始动摇。因此,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成为统治者们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1901年,慈禧太后正式宣布实行。
主要内容:
(1)改革官制。1901年,应帝国主义列强的要求,撤销总理衙门,改设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自隋唐以来传统的六部建置至此瓦解。
(2)改革经济。提倡奖励实业,振兴商务,鼓励私人兴办企业,促进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改革教育。主要包括“停科举”、“设学堂”和“奖游学”三项内容。
(4)改革军制,编练新军。清廷的军事改革,有利于中国军事的近代化进程,但新军并没有起到维护清朝统治的作用,许多新军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鼓动下,投身反清革命,成为清王朝的掘墓人。
(5)改革法律。光绪二十八年起,清廷参照西方各国法律,修改《大清律例》。
评价
新政既没有起到加强清朝统治的效果,也远不足以使社会各阶级、阶层感到国家已有新的气象和起色。如果说当年光绪依靠康有为等掀起的戊戌维新运动在社会上层中曾经引起强烈的反响,那么以《辛丑条约》的巨大屈辱和沉重赔款负担为背景,相同内容的重演已经没有什么激动人心的效果了。赔款、练兵、新政所需的巨额“筹款”,足以抵消任何新政带来的些许希望。慈禧屈服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压力、依靠其支持以维持自己的统治,更是掩盖不了的事实。
20.试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的法西斯化合远东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使持续萧条的日本经济遭受新的打击,危机对农村的打击尤为严重,日本国内生产萎缩,国外竞争激烈,为了摆脱危机,日本统治者加强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扩大军事支
2014内蒙古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内蒙古大案1996)插图
出和军事订货,以促进垄断资产阶级的利润。于是,通货膨胀与军需相结合,形成了“军需通货膨胀”,财阀与军阀进一步结合,称作“军财抱合”,即军部与资本家的阶级联盟。军需通货膨胀政策是日本法西斯构筑“总体战”体制的组成部分,日本民间企业被加速纳入军事轨道。
1919年8月北一辉出台《日本改造法案大纲》,狂热鼓吹天皇制,反对一切民主主义,叫嚣侵略有理,要求对劳动人民实行军事统治。为了实现这些纲领,要求动用“天皇大权”来改造日本国家,三年间停止实行宪法,由天皇直接依靠军队和退伍军人进行统治。
北一辉的理论是明治以来日本右翼军国主义思想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它立即与民间右翼势力结合,并迅速得到军部的支持。各种公开的和秘密的法西斯团体相继成立,形成强大的法西斯势力,其中力量最强、影响最大的是军部法西斯势力。
进入20世纪30年代,在国内外矛盾激化的形势下,日本法西斯势力猖獗发展,法西斯分子适应群众心理,在军部支持下阴谋策动政变,制造恐怖暴乱,以达到建立法西斯专政的目的。结果组成了海军大将斋藤实为首相的“举国一致”内阁,政党内阁时期宣告结束1932年文部省令京都大学教授陇川辞职,其所著《刑法讲义》被内务省禁止发行。1935年8月日本政府明确日本国体为天皇制。上述两起事件标志着思想领域的法西斯化。
在法西斯化的过程中,陆军中的法西斯分子分成两派。一派主张继续搞政变, 由天皇依靠军队直接进行统治,称作“皇道派”。另一派主张利用军部的现有地位, 联络官僚、财阀,掌握内阁实权,建立“高度国防国家”以加速对外侵略,为此必须“统制”军队的行动,称作“统制派”。随着两派矛盾的不断激化,1936年发生了二二六政变,以统制派为核心的军部法西斯势力确立了统治地位。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328